本月觀點——全國多城去庫存效果顯著,各線城市仍須區分對待
【關鍵點一:3月樓市“亢奮”,全國38城存量跌破30000萬平米大關】
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,截止2016年3月底,監測的一、二、三四線共38個城市,商品住宅累計庫存余量終于跌破30000萬平米大關,本月環比、同比分別下滑4.48%和12.54%至29884萬平米。自去年10月份出現存量同比下滑情況以來,本月同比下滑幅度最為劇烈,存量并且跌至2014年4月份以來的新低。
同策咨詢研究部研究經理許之靜指出,在多輪降息降準、降契稅等利好政策的疊加利好下,3月一二線城市樓市呈現“亢奮”狀態,并且由于對3月可能出臺新政控制過快上漲的房價的預期,一線和熱點二線城市凌晨排隊購房比比皆是,新房成交維持高位,二手房成交再創新高,從而也帶動全國大中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整體升溫。
就一線城市庫存來看,截至3月底,4個一線城市(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)的累計庫存余量為2944萬平米,環比、同比均呈現下滑態勢,下滑幅度分別為6.07%和18.31%。同比下滑幅度不僅在一線城市歷月以來最大,與同一時間的各線城市相比,下滑幅度也居首。15個二線城市商品住宅累計庫存余量繼續滑落近6個百分點至16154萬平米,且同比繼續呈現下滑態勢,下滑幅度擴大至15.65%。19個三四線城市商品住宅累計庫存余量為10786萬平米,環比下滑1.83%,同比下滑5.48%,從絕對值看已跌入2014年9月以來新低。
【關鍵點二:全國38城存銷比為13.98個月,三四線城市存銷比依舊遠高于合理范圍值】
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,3月份,監測的38個城市累計存銷比為13.98個月,較上一個月環比上揚11個百分點,同比則依舊呈下滑態勢,下滑幅度達到了44%,較上個月擴大18個百分點,并且已連續11個月同比下滑,本月下滑幅度為近5個月來最大。
根據同策咨詢研究部的研究,對于商品住宅市場,當存銷比小于8個月時,房價存在上漲壓力;當存銷比接近8個月時,房價有上漲傾向;當存銷比在8 - 15個月時,房價處于合理區間;當存銷比接近15個月時,房價有下跌傾向;當存銷比大于15個月時,房價面臨下跌壓力。截止2016年3月底,一線城市存銷比為8.53個月,處在合理區間;二線城市存銷比為11.65個月,處于合理區間;三四線城市存銷比為26.50個月,雖較上個月下滑5個月,但維持高位震蕩,依然遠超合理區間,存在顯著的降價壓力。
同策咨詢研究部研究經理許之靜指出,在經歷“330新政”、央行多次降息降準等政策,各地去庫存效果顯著。一線城市新政將市場需求在前期大量透支,接下來一線城市商品住宅的走勢會逐漸趨于理性,從趨勢的角度來看,二季度、三季度會呈現出“量跌價穩”供求繼續博弈的特征;部分二線城市在3月份住宅市場呈現出與之不匹配的高成交量,如杭州、南京、武漢、重慶、天津,但隨著政策邊際效應的逐步減弱,以及市場預期逐步回歸理性,熱點二線樓市交易熱度或將逐步降溫,但從長期看,這些熱點城市仍要從調整土地供應結構,加大住宅供應上入手;三四線城市在去庫存政策的刺激下,2016年上半年購房需求將積極釋放,穩價走量仍是三四線城市2016年的主線。
一、全國庫存總量——全國存量跌破30000萬平米大關,多地去庫存效果顯著
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,截止2016年3月底,監測的一、二、三四線共38個城市,商品住宅累計庫存余量終于跌破30000萬平米大關,本月環比、同比分別下滑4.48%和12.54%至29884萬平米。自去年10月份出現存量同比下滑情況以來,本月同比下滑幅度最為劇烈,存量并且跌至2014年4月份以來的新低。同策咨詢研究部研究經理許之靜指出,在經歷“330新政”、央行多次降息降準等利好政策,刺激樓市迅速復蘇,以及3月份一線和部分二線城市出臺新政嚴控房價過快上漲之前,房企積極跑量,多地成交量環比、同比大幅上揚,甚至個別城市創下單月成交量的歷史新紀錄,拉動商品住宅存量明顯下滑。
就一線城市庫存來看,截至3月底,4個一線城市(北京、上海、廣州、深圳)的累計庫存余量為2944萬平米,環比、同比均呈現下滑態勢,下滑幅度分別為6.07%和18.31%。同比下滑幅度不僅在一線城市歷月以來最大,與同一時間的各線城市相比,下滑幅度也居首。
從監測的15個二線城市庫存量來看,商品住宅累計庫存余量繼續滑落近6個百分點至16154萬平米,且同比繼續呈現下滑態勢,下滑幅度擴大至15.65%。
從監測的19個三四線城市庫存量來看,商品住宅累計庫存余量目前仍在10000萬平米以上,并連續多月呈現小幅上下波動格局,3月末存量為10786萬平米,環比下滑1.83%,同比下滑5.48%,從絕對值看已跌入2014年9月以來新低。
3月監測城市庫存余量TOP10城市中,威海、武漢、長沙分別以4181.80萬平米、2540.04萬平米、1799.83萬平米的存量居監測城市的前三位。
從各城市存量較上個月的浮動情況來看,38個監測城市中,有33個城市環比下滑,與上個與持平,下滑幅度最大的為南京和重慶,均達18.63%,南京下滑幅度較上個月擴大6個百分點。本月僅5個城市的存量出現環比上揚,分別是南平、三明、東營、南昌、威海,但存量上揚幅度都在2%以下。一線城市本月存量均出現下滑,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存量環比下滑幅度分別達4.04%、12.09%、1.95%、5.44%。
同策咨詢研究部研究經理許之靜指出,3月一二線城市樓市呈現“亢奮”狀態,凌晨排隊購房比比皆是,新房成交維持高位,二手房成交再創新高,從而也帶動全國大中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整體升溫。如上海,3月25日出臺了史上最嚴的限購政策“滬九條”,一些開發商為規避政策,拼命跑量,尤其是政策發布前一天(24日),單日成交量突破20萬平米。在目前限購從嚴的背景下,3月成交量的暴漲來自于大量購房需求的提前釋放,也在透支未來的購房需求,隨著利好政策邊際效應的逐步減弱,以及市場預期逐步回歸理性,樓市交易熱度或將逐步降溫。
根據同策咨詢研究部的研究,對于商品住宅市場,當存銷比小于8個月時,房價存在上漲壓力;當存銷比接近8個月時,房價有上漲傾向;當存銷比在8 - 15個月時,房價處于合理區間;當存銷比接近15個月時,房價有下跌傾向;當存銷比大于15個月時,房價面臨下跌壓力。截止2016年3月底,一線城市存銷比為8.53個月,處于合理區間;二線城市存銷比為11.65個月,處于合理區間;三四線城市存銷比為26.50個月,維持高位震蕩,依然遠超合理區間,存在顯著的降價壓力。
二、監測城市庫存走勢
(一)3月監測城市庫存明細——存量前十城市七成均出現下滑趨勢
3月監測城市庫存余量TOP10城市中,威海、武漢、長沙分別以4181.80萬平米、2540.04萬平米、1799.83萬平米的存量居監測城市的前三位。除了個別城市排名略有變化外,本月TOP10榜單所提到的城市與上月相同,有8個為二線城市,一線城市依舊無一入榜,去年11月之前持續位于第十位的上海,由于近三個月新增供應量有限,而成交量暴漲,致使本月存量又繼續快速下滑12個百分點,本月排名第十四位。
排名前三位的威海、武漢、長沙三個城市本月存量均有微幅上揚,上揚幅度分別為0.30%、1.79%、0.51%。據統計,本月存量居前的10個城市中,僅前三個城市存量出現環比上揚,其余城市存量都出現下滑,下滑幅度最大的是排名在第九位的重慶,本月存量為1010.49萬平米,環比下滑17.52%。
(二)環比增長、下滑情況——南京、重慶存量環比下滑達19%,居監測城市前列
從各城市存量較上個月的浮動情況來看,38個監測城市中,有33個城市環比下滑,較上個月持平,下滑幅度最大的是南京和重慶,下滑幅度均為18.63%,其中,南京維持環比存量下滑幅度第一的席位,且本月下滑幅度較上個月擴大6個百分點。本月有5個城市的存量出現環比上揚,但上揚幅度最大的南平也僅為1.7%,均處于存量盤整極端。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的存量環比下滑幅度分別達4.04%、12.09%、1.95%、5.44%。
同策咨詢研究部研究經理許之靜指出,3月一二線城市樓市呈現“亢奮”狀態,凌晨排隊購房比比皆是,新房成交維持高位,二手房成交再創新高,從而也帶動全國大中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整體升溫。如上海,3月25日出臺了史上最嚴的限購政策“滬九條”,一些開發商為規避政策,拼命跑量,尤其是政策發布前一天(24日),單日成交量突破20萬平米。在目前限購從嚴的背景下,3月成交量的暴漲來自于大量購房需求的提前釋放,也在透支未來的購房需求,隨著利好政策邊際效應的逐步減弱,以及市場預期逐步回歸理性,樓市交易熱度或將逐步降溫。
(三)同比增長、下滑情況——8成城市存量均現同比下滑,蘇州下滑幅度達54.27%
同策咨詢研究部數據顯示,截止3月底,從監測的38個城市的庫存數據來看,有30個城市商品住宅庫存量同比下滑,較上個月增加1個,同比降幅從0.64%到54.27%不等。而運城、三明、莆田、呼和浩特、威海、深圳、長沙、北海,這8個城市本月存量同比出現上揚,上揚幅度從0.71%到16.84%不等,其中,運城同比上揚幅度最大。
在同比上揚的城市中,僅深圳一個一線城市,但由于該城市存量絕對值持續處于低位,當前存銷比僅為7.06個月,存量的小幅變化屬于正?,F象。
從同比下降的30個城市中,降幅居前的3個城市與上個月相同,分別為:蘇州、南京和重慶,下滑幅度分別為54.27%、42.05%、40.43%。這些二線城市去年四季度以來受到各種疊加政策的利好沖擊,市場表現甚至超過一線城市。而為控制這些熱點城市房價的迅速增長,地方政府出臺了各種新政,如蘇州市政府3月18日發布關于進一步促進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的十條意見,要求開發商銷售房價12個月內調高幅度不宜超過12%。另外,還包括增加市場供應、加強市場監管等措施,南京也出臺限價政策,導致開發商捂盤惜售,致使市場存量一降再降。
PDF下載